|
三碗米飯實驗該怎么做 轉載
學”和“量子物理學”。報道發表后,面對網上的質疑、嘲笑,記者辯稱她“選擇相信實驗的真實”。我們不必懷疑做實驗的小學生造假,即便如此,這個實驗結果就值得我們相信嗎? 一個實驗結果要讓人信服,必須符合概率統計規律。僅僅一個學生,僅僅一碗飯,得出的結果完全可能是偶然發生的,也就是說受贊美的那碗飯碰巧發出香氣,而被罵的那碗飯碰巧發臭。要消除偶然性,樣本的數量要足夠大,比如每組有十碗飯,如果它們都出現了比較一致的變化,和其他組相比有顯著的差異,才有說服力。 而且,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米飯發生的變化,例如飯量的多少,環境溫度的高低,米飯從冰箱取出放在室溫下的時間長短,密封的程度。如果贊美組的米飯是在室溫較冷的時候取出來贊美幾句就放回冰箱,而謾罵組的米飯是在較炎熱的時候取出來長時間地謾罵,那么后者當然比前者更容易發臭。所以,要盡量確保三組米飯的其他變量都相同,例如飯量相同,在同一時間從冰箱取出,在室溫下放置的時間長短一樣,密封程度一樣。唯一的差別只是說話的內容不同,這樣發生的變化才能確定是說話內容的差異引起的。 一個可信的科學實驗還應該盡量避免主觀偏差。香和臭的差別有時很模糊,容易受心理因素的影響。在鑒別實驗結果時,如果你知道面前的這碗飯屬于贊美組,就會有意無意地傾向于認為它是香的,反之,如果是謾罵組,就會傾向于認為它是臭的。要避免主觀傾向,就要采取盲法。另外找一個人做鑒定,在他不知道面前的這碗飯的分組的情況下,判斷它是香還是臭,記錄下來,由知道分組情況的人進行統計。 科學實驗的結果還必須具有可重復性,是別人能夠重復出來的,而不是只有某個人能夠做出來。 |
|